地点
诗文库 序
赠蔡子笃诗 东汉末 · 王粲
四言诗
蔡睦。字子笃。为尚书仲宣与之同避难荆州。子笃还。仲宣作此赠之。○五臣本《文选》向注谓子笃还会稽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
我友云徂,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以溯大江
蔚矣荒涂,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邈焉异处。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愿其弗与。
瞻望遐路,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苟非鸿雕,孰能飞翻
虽则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惨怆增叹
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言赋新诗。
中心孔悼,涕泪涟洏
嗟尔君子,如何勿思(○《文选》二十三。又《诗纪》十五。《类聚》三十一引阻、处、雨三韵。《初学记》三引寒、轩二韵。)
典语 其一 孙吴 · 陆景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
谨案:《隋志·儒家》注:「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并中夏陆景撰亡。」《旧唐志》有《典语》,无《典语》别,《新唐志》作《典训》,皆十卷。《三国志》:「陆抗子五:晏、、玄、机、云。」字士仁,澡身好学,著书数十篇。王浚东下,及兄晏俱遇害,其书宋不箸录,而民间仅或流传。三年前,闻绍兴君理堂游幕山左,携有宋写残本二卷,余未获见之,仅从《群书治要》写出七篇,益以各书所载为一卷,他日理堂获吾书合订之,以广其传》,岂非美事?嘉庆十九年岁次甲戌八月
爵禄赏罚,人主之威柄,帝王之所以为尊者也。
故爵禄不可不重:重之则居之者贵,轻之则处之者贱。
居之者贵,则君子慕义;
取之者贱,则小人觊觎。
君子慕义,治道之兆;
小人觊觎,乱政之渐也。
《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
故先王重于爵位,慎于官人;
制爵必俟有德,班禄必施有功。
是以见其爵者昭其德,闻其禄者知其功。
然犹戒以威罚,劝以黜陟,显以锡命,耀以车服,故朝无旷官之讥,士无尸位之责矣。
夫无功而受禄,君子犹不可,况小人乎?
孔子所以耻禀之封,而恶季氏之富也。
故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苟得其志,执鞭可为;
苟非其道,卿相犹避。
明君不可以虚授,人臣亦不可以苟受也。
《书》曰:「天工人其代之」。
是以圣帝明王,重器与名,尤慎官人。
故周褒申伯吉甫箸诵;
祈父失职,诗人作刺;
王商为宰,单于震畏;
千秋登相,匈奴轻汉。
推此言之,官人封爵,不可不慎也。
官得其人,方类相求,虽在下位,士以为荣也。
俗以货成,位失其守,虽则三公,士以为辱也。
故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王许并立,班伯耻之。
天子据率士之资,总三才之任,以制御六合,统理群生,固未易为也。
是以圣帝明王,忧劳待旦,勤于日昃,未有不汲汲于求贤,勤勤于远恶者也。
故大舜招二八于唐朝,投四凶于荒裔,殛鲧不嫌登,亲仁也;
举子不为宥父,远恶也,以能昭德立化,为百王之命也。
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
俊乂在官,则治道清;
奸佞干政,则祸乱作。
故王者任人,不可不慎也。
得人之道,盖在于敬贤而诛恶也;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昔鲁诛少正,佞人变行;
燕礼郭隗,群士响至,非其效与?
然人主处于深宫之中,生于禁闼之内,眼不亲见臣下之得失,耳不亲闻贤愚之否臧,焉知臣下谁忠谁否、谁是谁非?
须当留意隐括,听言观行,验之以实,效之以事,能推事效实,则贤愚明而治道清矣。
王者所以称天子者,以其号令政治,法天而行故也。
夫天之育万物也,耀之以日月,纪之以星辰,运之以阴阳,成之以寒暑,震之以雷霆,润之以云雨。
天不亲事,而万事归功者,以所任者得其宜也。
然握璿玑,御七辰,调四时,制五行,此盖天子之所为任者也。
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帝王之盛莫过虞。
帝尧之末,洪水有滔天之灾,烝民有昏垫之忧,于是咨嗟四岳,举及侧陋。
虞舜既登,百揆时叙,二八龙腾,并干唐朝,故能扬严亿载,冠德百王。
既受终,并简俊德,咸列庶官,从容垂拱,身无一劳,而庶事归功,光炎百世者,所任得其人也。
天子所以立公卿、大夫、列士之官者,非但欲备员数设虚位而已也。
以天下至广,庶事总猥,非一人之身所能周理,故分官别职,各守其位。
事有大小,故官有尊卑;
人有优劣,故爵有等级。
三公者,帝王之所杖也。
自非天下之俊德,当世之良材,即不得而处其任;
处其任者,必其责;
在其任者,必知所职。
夫巨辅社稷,佐日扬光,协齐七政,宣化四方,此三公之职。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大臣不亲细事,犹周鼎不调小味也。
故《书》曰:「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庶事隳哉」?
此之谓也。
陈平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外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得」字下旧衍「其」字,依《汉书·陈平传》删。)任其职也」。
可谓知其任者也。
天下至广,万机至繁,人主以一人之身,处重仞之内,而御至广之士,听至繁之政,安知万国之声息,民俗之动静乎?
故古之圣帝,立辅弼之臣,列官司之守,劝之以爵赏,戒之以刑罚,故明诚以效其功,考绩以核其能,德高者位尊,才优者任重,人主总君谟以观众智,杖忠贤而布政化,明耳目以来风声,进直言以求得失。
夫如是,虽广必周,虽繁必理。
何则?
御之有此具也。
夫君称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与人主一体者也。
克明俊德,守位以人,所以强四支而辅体也。
其为己周,岂细也哉?
苟非其选,器不虚假;
苟得其人,委之无疑。
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
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系身,安则共乐,痛则同忧。
其上下协心,以治世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亲,何则?
相信之忠著也。
是以天子改容于大臣,所以动之也;
人臣尽命于君上,所以报德也。
宠之以爵级,而天下莫不尊其位;
任之以重器,天下莫不敬其人;
显之(《御览》七百七十三作「臣」。)以车服,天下莫不瞻其荣者,以其光景于辰耀,登(疑有「泰」字。)阶于天路也。
若此之人,进退必足动天地而应列宿也。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不可以权辱。
贾生尝陈阶级,而文帝加重大臣,每贤其遗言,博引古今,文辞雅伟,真君人之至道,王臣之硕谟也。
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
凡人之才,用有所周,能有偏达,自非圣人,谁兼资百行,备贯众理乎?
故明君圣主,裁而用焉。
昔舜命群司,随才守位;
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乎?
造父善御,师旷知音,皆古之至奇也。
使其探(旧校云「探」疑「换」)事易伎,则彼此俱屈,何则?
才有偏达也。
人之才能,幸皆此类,不可不料也。
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国不治者,未之有也。
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
马无辇重之任,牛无千里之迹,违其本性,责其效事,岂可得哉?
使韩信下帷,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
何则?
素非才之所长也。
推此论之,何可不料哉!
政有宜于古而不利今,有长于彼而不行于此者。
风移俗易,每世则变,故结绳之治,五帝不行;
三代损益,政法不同;
随时改制,所以救弊也。
《易》曰:「随时之义大矣哉」!
孔子曰:「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明用武有时。
昔秦杖威用武,卒成王业,吞灭六国,帝有天下;
而不斟酌唐虞,以美其治,损益三代,以御其世,尔乃废先圣之教,任残酷之政,阻兵行威,暴虐海内,故百姓怨毒,雄桀奋起,至于二世,社稷湮灭,非武不能取,而所守之者非也。
《传》曰:「夫兵犹火也。
不戢将自焚」。
秦无戢兵之虑,故有自焚之祸,好战必亡,此之谓也。
徐偃王好行仁义,不修武备,楚人伐之,身死国灭。
天下虽安,武不可废。
况以区区之徐,处争夺之世乎?
忘战必危,此之谓也。
汉高帝发迹泗水,龙起丰沛,仁以怀远,武以弭难,任奇纳策,遂埽秦项,被以惠泽,饰以文德,文武并作,祚流世长,此高帝之举也。
秦、汉俱杖兵用武,以取天下,汉何以昌?
秦何以亡?
秦知取而不知守,汉取守之具备矣乎!
中世,孝武以成功恢帝纲,元成以儒术失皇纲,德不堪也。
王莽之世,内尚文章,外缮师旅,立明堂之制,修辟雍之礼,招集儒学,思遵古道,文武之事备矣;
然而命绝于渐台,支解于汉刃者,岂文武之不能治世哉?
而用之者拙也!
班输骋功于利器,拙夫操刀而伤手,非利器有害于工匠。
而夫膏梁旨馔,时或生疾;
针艾药石,时或瘳疾,故体病而攻之以针艾,疾瘳则养之以膏梁;
文武之道,亦犹是矣。
世乱则威之以师旅,道治则被之以文德。
天生烝民,授之以君,所以综理四海,收养品庶也。
王者据天位,御万国,临兆民之众,有率士之资,此所以尊者也。
然宫室壮观,出于民力;
器服珍玩,生于民财;
千乘万骑,由于民众。
无此三者,则天子魁然独在,无所为尊者也。
明主知(本作「智」,以意改。)君阶民以为尊,国须政而后治。
其恤民也,忧劳待旦,日昃忘飧,恕己及下,务在博爱
临御华殿,轩槛华美,则欲民皆有容身之宅,庐室之居;
窈窕盈堂,美女侍侧,则欲民皆有配匹之偶,室家之好;
肥肉淳酒,珠膳玉食,则欲民皆有余粮之资,充饥之饴,轻裘累暧,衣裳重玺,则欲民皆有温身之服,御寒之备:凡四者生民之本性,人情所共有,故明主乐之于上,亦欲士女欢之于下,是以仁惠广洽,家安厥所。
临军则士忘其死,御政则民戴其化,此先王之所以丰动祚享长期者也。
若居无庇首之庐,家无配匹之偶,口无充饥之食,身无蔽形之衣,婚姻无以致聘,死葬无以相恤,饥寒入于肠骨,悲愁出于肝心,虽百舜不能杜其怨声,千尧不能成其治迹。
是以明王御世,恤民养士,恕下以身,自近及远,化通宇宙,不惧民之不安,故能康厥世治,播其德教焉(已上并《群书治要》)
弹琴歌 魏晋 · 陈阿登
 押蒸韵
搜神后记曰:汉时会稽勾章人至东野。还莫。不及至家。见路旁小屋燃火。因投宿止。有一少女。不欲与丈夫共宿。呼邻人家女自伴。夜共弹箜篌。问其姓名。女不答。弹弦而歌曰云云。明至东郭外。有卖食母在肆中。此人寄坐。因说昨所见。母闻阿登。惊曰:此是我女。近亡。葬于郭外。
连绵葛上。一缓复一縆。
欲知我姓名。姓陈名阿登(○搜神后记六。《御览》五百七十三引幽明录。《御览》八百八十四引续《搜神记》。法苑珠林四十引续《搜神记》。《太平广记》三百十六引灵怪集。《诗纪外集》四。)
会稽民为徐弘 魏晋 · 无名氏
《诗纪》云。艺文列晋人中。会稽典录曰:徐弘字圣通。为汝阴。诛锄奸桀。路不拾遗。民乃歌之。
徐圣通,政无双。
平刑罚,奸宄空(○《类聚》十九。《御览》二百六十八。《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徐圣通歌。)
驾循引谚 魏晋 · 无名氏
会稽记曰:山有石室。云是仙人射堂。东亭严有射的石。远望的的如射侯。形圆。视之如镜。土人常以占谷食贵贱。射的明则米贱。暗则米贵。谚曰:
射的白。
斛米百。
射的玄斛米千(○《水经注》江水注。《御览》四十一。《太平广记》三百九十七引洽闻记。舆地纪胜十。)
唐琦 明 · 沈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绍兴卫士也高宗南渡海金琶八追至绍兴李邺为守以城降方与琶八并马行从后持一大甓祝曰愿天一击杀两贼甓中马不利被执骂贼不绝口琶八谓曰汝欲何以死曰我愿以布裹灌油焚烧三日示愧降贼之臣也卒焚之其意恐琶八追及高宗欲以缓其程也乡人异而立庙长檐街国朝赠将军祀之越人能言其事因赋此
一甓真如博浪锤,事机不偶亦空施。
降城未分身无用,骂贼犹知舌可为。
膏火愿延三日死,海天能信六龙之。
长檐街上春秋祀,李邺魂应愧此祠。
莫月鼎法师道行录为海虞山致道观周元初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法师吴兴人宋莫公提刑之后也讳起炎月鼎宝庆丙戌仪观魁梧神情爽拔幼习举子业尝三试弗利遂究心玄学放浪江湖间纵酒任狂往往作字类霞僪云佹灵异惚恍使人莫测其所为宝祐戊午秋绍兴旱马守裕斋迎祷雨雨大㴻理宗三十五代观妙天师咸赠言有元至元戊子世皇徵如上京祈雪验辄止师陛陈曰天气中和万汇顺畅不宜抑也上悦赐上尊命典其教固辞归吴癸巳冬微疾弟子王继华奉汤药殊谨因辗曰明年正月二十六日非尔所能疗也至日浴更衣书辞世一章问继华何时殓曰棺衾已具端坐曰当俟五事备既逝夜三鼓天汹汹云风雷雨电俱时未惊蛰继华愕然悟乃敛葬长洲陈公乡元世皇三十一年也始师抵青城山丈人观礼徐无极及闻建昌邹(一作鄞)铁壁得王侍宸道妙即往备僮役邹病且革欲厚遣师泣以实告特授张星一符诀自是行四十年如响影予惟师能雪夏雨暵者其术也愤世托狂远蹈之操则君子有取焉序而诗曰
南北动君王,风霆雨雪将。
金花笺宠锦,紫柘碗封黄。
叔世儒无效,先天道大光
何当闵焦涸,阴殛几桑羊
题□鹤洲所藏瞿睿夫钩勒(有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马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睿夫娄江人博学善诗以书法钩勒尤妙绝为太史黄溍提学段天祐编脩李孝先外史张雨所友重累迁文学官绍兴录判寻弃去
我梦陪群仙,居轮神为马。
阻秀苍梧岑,集芳洞庭野。
水云秋澹泞,月露夜清洒。
画者何如人,冲心良独写。
头陀寺碑文 南梁 · 王屮
四言诗 出处:黄鹄山志卷五
盖闻挹朝夕之池(朝夕之池:大海。朝夕,潮汐。)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苍之色(苍苍之色:指天。)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是以掩室摩竭(摩竭:指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为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处。),用启息言之津;杜口毗邪(毗邪:亦作“毗耶”。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地名。),以通得意之路。然语彝伦者,必求宗于九畴(九畴: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谈阴阳者,亦研几于六位(六位:即《易》卦之六爻。)。是故三才既辨,识妙物之功;万象已陈,悟太极之致。言之不可以已,其在兹乎?然爻系所荃,穷于此域,则称谓所绝,形乎彼岸矣。彼岸者,引之于有,则高谢四流(四流:佛教语,流谓流而不返,谓众生由三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四流又名四暴河。一见流,二欲流,三有流,四无明流。);推之于无,则俯宏六度(六度: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名言不得其性相(性相:佛教语。性指事物的本质,相指事物的表象。),随迎不见其终始。不可以学地(学地:佛家认为是断除欲界思惑的境界。)知,不可以意生(意生:能变化生死、随意往生的菩萨境界。)及,其涅槃之蕴也。夫幽谷无私,有至斯响;洪钟虚受,无来不应。况法身圆对,规矩冥立(冥立:佛家认为法无定性,一切诸法,既唯心现,从缘而起,所以无定性,所以叫冥立。),一音称物,宫商潜运。是以如来利见迦维,托生王室。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八正:佛教谓修习圣道的八种基本法门: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门,大庇交丧。于是玄关幽键(玄关幽键:比喻深邃的佛法。),感而遂通;遥源浚波,酌而不竭。行不舍之檀而施洽群有,唱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物。演勿照之,明而鉴穷沙界;导亡机之,权而功济尘劫。时义远矣,能事毕矣,然后拂衣双树(双树: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释迦牟尼入灭之处。),脱屣金沙。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来,复归于无物。因斯而谈,则栖遑大千,无为之寂不挠;焚燎坚林,不尽之灵无歇(不尽之灵无歇:意思是的涅槃不过是方便说法,佛性本无生无灭,无迁无变,真如常在。)。大矣哉!正法(正法: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别于外道而言。)既没,象教(象教:象,似。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以形象教人,好像在世,有教有行,一如正法时。)陵夷。穿凿异端者,以违方为得一;顺非辩伪者,比微言于目论。于是马鸣(马鸣:实有其人,古印度教学者,弘扬大乘佛法。)幽赞,龙树(龙树:实有其人,古印度教学者,继马鸣之后弘扬大乘佛法。)虚求,并振颓纲,俱维绝纽。荫法云于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故能使三十七品(三十七品:教正规修行的菩提分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有樽俎之师,七十六种(七十六种:“七”当作“九”,罗什《维摩经》注曰:“摩诃,秦言大,亦言胜,亦言多。于一切众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胜九十六种论议,故言胜。”此处意指邪说分崩,无藩篱以自固。无藩篱之固。)既而方广(方广: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东被,教肄南移。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汉晋两明,并勒丹青之饰。然后移文间出,列刹相望,澄什(澄什:指竺佛图澄232—348)、鸠摩罗什344—413二高僧。)结辙于西山,林远(林远:林指支遁314—366),号道林。远指慧远334—416)。晋代二高僧。)肩随乎江左矣。头陀寺者,沙门释慧宗之所立也。南则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荡;北则层峰削成,日月之所薄;西眺城邑,百雉纡馀;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也。宗法师行洁圭璧,拥锡来游。以为宅生(宅生:犹言寄托生命。)者缘,业(业:佛教谓业由身、口、意三处发动,分别称身业、口业、意业。业分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一般偏指恶业,孽。它决定在六道中的生死轮回。)空则缘废;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遂欲舍百龄于中身,殉肌肤于猛鸷,班荆者久之。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会稽孔府君讳觊,为之薙草开林,置经行之室。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江安济阳蔡使君讳兴宗,复为崇基表刹,立禅诵之堂焉。以法师景行大迦叶(大迦叶:摩诃迦叶。释迦牟尼涅槃后,他传播正眼法藏,为佛教长老。禅宗尊他为西土二十八祖的始祖。),故以头陀为称首(称首:第一。这是说大迦叶为称举头陀的首位,所以用来作为寺名。)。后有僧勤法师贞节苦心,求仁养志,纂修堂宇未就而没。高轨难追,藏舟易僧徒阒其无人,榱椽毁而莫搆,可为长太息矣。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格天:君主自称受命于天,施政行为,感通上天就叫格天。)光表之功,宏启复兴,是以惟新旧物,康济多难,步中《雅》《颂》,骤合《韶濩》,炎区九译(炎区九译:炎区即炎洲,指极地区。炎洲是神话中的地名。九译谓多次翻译。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沙场一候(沙场一候:意即设官镇守南北边疆。)。粤在于建武焉,乃诏西中郎将郢州刺史江夏王观政藩篱,树风江汉。择方城之令典(方城春秋时楚北的长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邓县,为古九塞之一。以此指代楚国。),酌龟、蒙龟、蒙鲁国境内的龟山蒙山,指代鲁国。)之故实,政肃刑清,于是乎在。宁远将军长史江夏内史行事、彭城刘府君讳諠,智刃所游,日新月故,道胜(道胜:语本《三藏法数》:“道胜谓菩萨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己,复能度脱一切众生。”)之韵,虚往实归。以此寺业废于已安,功坠于几立,慨深覆篑,悲同弃井。因百姓之有馀,閒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于是民悦来,工心竞。亘邱被陵,因高就。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夕露为珠纲,朝霞为丹雘。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崖谷共清,风泉相涣。金姿宝相,永藉閒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法师释昙珍,业行淳修,理怀渊远,今屈知事任,永奉神居。夫民劳事功,既镂文于钟鼎;言皆称伐,亦树碑于宗庙。世弥积而功宣,身愈而名劭。敢寓言于雕篆,庶髣髴乎众妙。其辞(辞:碑文前面的散文叫叙,后面的韵体赞词叫铭,此辞即赞词。)曰:
质判玄黄,气分清浊。
涉器千名,含灵万族。
淳源上派,浇风下黩。
爱流成海,情尘为岳。
皇矣能仁,抚期命世。
乃眷中土,聿来迦卫
奄有大千,遂荒三界。
殷鉴四门,幽求六岁。
亦既成德,妙尽无为。
帝献方石,天开渌池。
祥河辍水,宝树低枝。
通庄九折,安步三危。
川静波澄,龙翔云起。
耆山广运,给园(给园:给孤独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给孤独,以黄金向祗陀太子购得园地,为释迦牟尼修建祗园洹精舍,此精舍称给孤独园。)多士。
金粟来仪金粟:即维摩诘大士。来仪:现出容仪,出现。),文殊戾止(文殊戾止:文殊菩萨来到佛的身边。戾止:至;到。)
应乾动寂,顺民终始。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
象正虽阑,希夷(希夷:虚寂玄妙。)未缺。
于昭(于:音乌,叹词。)有齐,式扬洪烈。
释网更维,玄津重枻。
惟此名区,禅慧攸托。
倚据崇岩,临倪通壑。
沟池湘汉,堆阜衡霍
膴膴亭皋,幽幽林薄。
媚兹邦后,洪流是挹。
气茂三明(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情超六入(六入:佛教理论,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
眷言灵宇,载怀兴葺。
丹刻翚飞,轮奂离立。
象设既辟,睟容已安。
深冬燠,疏夏寒。
神足游息,灵心往还。
胜幡西振,贞石南刊。
按:《昭明文选》
小补陀画幛子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八
绍兴城东二十里许曹山陶氏放生池凌子天翰将更名此山小补陀报母养佛令杨明府作画幛子董孝廉为歌谓甡曰翰母祷于佛母而生翰翰痛母之亡故拟报慰云耳
君不见曹山巀嶪东郭东,中有巨涧开琳宫。
澄潭千尺插横嶂,潭水濈淬潜鱼龙。
巉岩两楹架巨石,石盖倒水空玲珑。
踰波入石石四启,小舟荡漾穿当中。
相传神禹旧开凿,手遣巨灵铲碧落。
断鳌刳臂拄水心,焚象抽牙倚嵓角。
风倾雨削如有神,清钟梵磬交冬春。
天花散绮布松壑,好鸟说法通云津。
会稽凌翰探幽渺,记得前身竺僮小。
慈王抱送称善才,仙姆留馨似阿保。
凄然思报顾复情,青山碧水空冥冥。
沧洲万里巨波阔,灵伽一片苍烟平。
濆沦海藏拔平陆,欲翳此山议修筑。
祗苑恒河到处名,何必莲花坐旸谷。
君不见宜兴杨挺生,丹青妙绝无等伦。
又不见常州董元恺,落笔超然起物外。
一为图绘一作歌,披图当奈清歌何。
越州万壑千岩里,不信城东有补陀。
罗三行(有叙)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
罗三百骈杭州教歌头有称名甲午绍兴东昌坊罗三率娈童十六人按歌酒酣执酒起为寿慷慨言曰罗三非优人盍赠我长句歌使人知罗三苦沉沦也甡唯唯乙未复集绍兴九曲里祁兵宪第诸伎毕奏罗三复引声乃悲怀激扬顾笙笛弦索均失执歌竟为言宁得忆赠句乎甡时颇失意闻其言感动骤起援笔丐兵宪展绢忆唐元和白居易元稹作霓裳谱歌惟恐湮失歌句中且藏谱数犹可按切影响今亦略溯缘要便可寻按故益多曼吟耳
周秦以后古歌绝,汉代延年尚能说。
逡巡魏晋中再亡,杜夔左𩥄徒倡狂。
开元神武兴法曲,高头教坊谱相续。
华原骠国杂甘凉,立部声喧坐歌促。
金元起创爨舞辞,因之变伎歌参差。
九宫分谱限南北,一十九韵音调微。
明兴一代本无乐,鼓吹铙歌苦交错。
优伶爨弄习转深,南曲浸繁北浸落。
相传南曲始吴下,梧苑风流宛如乍。
吴侬创调絜古歌,翻出新声美无价。
当年绝唱称昆山常折嗓浙齿顽。
张芸朱美魏亮父,至今嗣续犹艰难。
杭州罗三重意气,誓欲寻原夺高第。
摄聪绝慧通鬼神,一雪从来品题异。
依声按律节奏奇,宫商相接复相离。
涵融便捷莺语涩,急决噭嘹鸧鸣迟。
声沿板定寸为𢭃,韵七字三前与后。
新生故死黍粒分,迫度缓稽肌理辏。
一声将发坐客定,数变将终动神性。
流离迁客涕泪倾,窈窕新娘怨思迸。
搊筝摘阮徒自豪,吹师失管弦工逃。
吴中谭如并张燕,到此不敢争鸣号。
东昌坊头合歌板,首坐毛甡泣何满。
哀吟失职贫士情,那问终趋共前缓。
罗三歌罢拉瑶瑟,手把金卮揖甡出。
自言不是寻常人,耻作当年李恊律。
生平好酒名酒徒,结交满座皆屠酤。
上之不屈古王者,其下讵嫌今大夫
千金散尽独长啸,故作歌吟杂啼噪。
娈童十万蒲伏前,不足当予日调笑。
毛公落笔能有神,悲能写哭怒写嗔。
貌予令予使不朽,至今予作忘言人。
昔年听歌及寒食桃花满树风前拆。
歌来倏忽又一年,今夕听歌是何夕。
今歌既驩且复苦,坐者停声立停舞。
寒蝉数弄咽柳条,孤雁一声堕江浦
洞庭秋风刚叶下,去春在昼今在夜。
霜繁露白月欲明,断弦弛鼓初罢。
宛如花底摘生叶,少妇缲丝自成节。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
又如石齿决金薤,刓核吹芦擘风籁。
屏高烛短坐叹愁,昔日梨园近何在。
蹉跎相失淹岁月,非我能忘弃前说。
我亦沉沦年又年,憔悴相看总离别。
东昌坊里九曲园,高车驷马填前轩。
听歌满堂勿相问,此中惟见毛甡冤。
毛甡沉沦本无极,那复罗三又失职。
罗三当复歌此歌,莫道声繁歌不得。
大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谥武肃神道碑铭 五代 · 杨凝式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圣朝神武文德恭孝皇帝御极之七载。岁在执徐三月二十八日。天惨东南。星昏牛斗。惟灵台之观祲。虑吴乡之薄祐。还九夏之生魄。览万里之飞奏。当青帝之回时。果真王之归寿。何国不幸。而殄瘁于此辰。谓天无私。乃歼夺于兹昼。圣上投袂震骇。当宁恻怛。雪泣盈于重瞳。视朝废于丹禁。以为锋摧倚天剑。柱折不周山。怆宸衷于既往。增宠章于未备。司礼以之考仪。执事其无安位。或赠襚以轸悼。或易名以昭贲。将作监李锴衔吊祭之命。有加于赗赙。太常博士段禺等议始终之迹。定谥为武肃。赠既绝于人爵。葬乃锡其王礼。睿思圣感。星繁波委。煌煌焉冠今古而无俦。穆穆焉充区宇而何已。尚慊为王称霸之雄。命世诞生之德。简册虽著。金石未刊。岂使太邱延陵。翻存不朽之迹。沂山岘首。独彰可久之文。非好辞无以叙元勋。非贞珉无以辉亿载。废而不举。阙孰甚焉。遂诏工部侍郎杨凝式曰。尔以儒素簪裾。尝为我左右侍从。撰论之称。人谓尔宜。匡合之功。尔为予志。俾披文仰止。等高大于昆邱。垂裕无穷。掩绵长于淮水。臣凝式百拜稽首。仲宣体弱。马卿思迟。寅奉丝言。俯伏金戺。徬徨忧畏。凌兢周章明天子旨。当大手笔。挟泰山而越沧海。犹或云易。染柔翰以勒丹碑。孰敢无愧。僶俛述作。采摭幽秘。访小说于稗官。徵实录于史氏。谨肃然奉诏。斐然抽思。盖闻雷雨方作。天机发而龙蛇起。象纬腾秀。星精降而贤哲生。百六草昧之时。九三经纶之际。海县则云蒸雾涌。雄杰则虎变鹰扬。日月为之昏霾。山河由其分裂。或力侔八柱。或敌号万人。或水灌晋阳。或泥封函谷。召兵车之会。上落欃枪。启国社之崇。旁开分野。鬼神叶力。河岳同功。摄干将而佩乌号。瞰扶桑而瞵濛汜。望高于周召。业盛于桓文。越前代以成家。冠偫后而为德者。吴越国王盖其人也。王姓钱氏。讳镠字具美杭州安国人。其先出自黄帝武德中陪葬功臣潭州大都督巢国九陇之八代孙。由轩后而疏宗。本枝已茂。因彭祖而受姓。祚允弥兴。或仕宦移家。乌城成其旧地。或精神满腹。晋室重其英声。腾实家牒。传芳肉谱。乃江南之大姓。固海内之强族。大王父沛。宣州旌德县。累赠吏部尚书。王父宙。累赠太尉。烈考宽。威胜军节度推官职方郎中。迁礼部尚书赐紫金鱼袋。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皆代有驯行。世济伟人。宣慈惠和。温良恭俭。垂芳饵以钓国。偶乏良时。积阴德以贻孙。遂开洪绪。王则太师之长子也。五行钟秀。四气均和。白云起于封中。丹霞呈于日侧。地不爱宝。贤惟间生。吉梦先来。既享钧天之乐。壮心未遂。常为梁甫之吟。识者多奇。众皆暗许。乃人中之瑞。实天下之雄。虎踞龙盘。江山为之作气。鹰瞵凤喙。英杰以之成形。由是元悟神姝。应期灵叟。罔久事于笔砚。思在属于櫜鞬。遂罢计偕。言参戎律。鹅鹳鸟云之势。堪舆风角之术。洞若生知。宛如神授。虽陈相出奇秘。风后善孤虚。与之同年。雅有惭德。属时艰已甚。天隙方开。值庚子之乱离。同戊辰之俶扰。入夜则日高三丈。当参则晕结七重。见蚩尤之张旗。逢王良之策马。人烟断绝。原野有厌肉之谣。山岳沸腾。黎庶无息肩之地。兵兴之苦。江东尤深。王以出众之才。膺冠军之号。八都倡义。张正正之旌旗。一呼连衡。结堂堂之行阵。深明去就。多识变通。或开君子营。或坐将军。斩严杀厉。孰为贞律之师。靖乱平妖。独有勤王之志。时彭城汉宏。乱常干纪。负浚凭嶛。刻孙述之伪文。采齐巫之狂说。昼伏夜动。豕突鲸吞。为患滋多。寻戈未己。王刑牲衅鼓。按剑陈师。若李广之飞来。效贾复之深入。长风破浪。得艅艎于水中。利刃摏喉。取蝥弧于城上。士怒未泄。贼垒俄平。有壮戎容。遂光霸业。不久仙芝窃发。黄巢暴兴。心恣豺狼。牙磨猰㺄。盗淮南之郡邑。为世上之疮痍。人苦倒悬。力疲奔命。王英谋电发。锐气星驰。应高骈之羽书。举临安之组甲。舳舻所至。烈火之燎鸿毛。旌旃所及。太华之压鸟卵。国家方虞多垒。克赖荩臣。并录奇功。遐颁好爵。乃命为杭州刺史。寻移润州镇海军额。授节制焉。名登王府。位列侯藩。雨露方浓。圣主愿观其画像。乡闾不改。故人皆羡于昼行。昔王与董氏。爰在初服。同兴义旅。定神交于扰攘。陈大节于匡扶。酒染血鍉。共结忠贞之誓。心明河水。长存慷慨之词。对垒握兵。夹江为郡。言犹在耳。董己渝盟。幸乘舆顺动之时。假图谶不经之语。婴城自固。窃号稔奸。王执锐披坚。瞋目张胆。令如时雨。势若疾雷。横金鼓以指妖。挥羽扇而荡强寇。眉皆见轼。大陵为之无光。首尽奔□京观由是特起。时三精上黩。万乘西巡。王报国推心。誓江立志。献戎捷而自远。问官守以无亏。多难识忠臣。疾风知劲草。昭宗闻名早叹。见节弥嘉。得窦融西河。既宁天保。倚安国于东界。寻辍宵衣。遂命兼领越州。仍颁铁契。丹青示信。带砺言盟。列在世家。藏于宗庙。庆天门之奇士。才督八州。画云台功臣。不过四县。论德则彼或无取。较宠则斯实居多。自此外缮甲兵。内修耕织。好贤宝谷。亲仁善邻。张管子之四维。树周书之八枳。开拓疆宇。延任英豪。谋无不臧。人思尽力。五蛇为辅。遂隆霸主之基。九武训戎。屡丧敌人之胆。废兴由其指顾。远近惮其威声。况俯接闽川。遐通楚塞。琅琊时称贤帅扶风世号宠王。皆战舰凌空。征旗蔽野。据东瓯而保大。处南海以称雄。莫不欣接犬牙。请徵于盟会。愿为龙虎。以诧于辅车。而乃杨氏阻兵。据广陵作梗。继渝邻好。屡警边烽。顷常全率车徒。擅侵封部。王妙陈三覆。宏肆七擒。才挥善战之师。遽见数奔之众。示武经而戡定。取戎首以凯旋。寻乃玉磬请和。铜盘受制。初闻释憾。还君子之钟仪。无复当锋。见人杰之韩信。疆场自谧。方略特高。精贯元穹。义形霜雪。总中权而作翰。陈左袒以输诚。许国致君。不渝于金石。献琛奉贽。罔限于高深。固得三镇节旄千里疆土。令仆调鼎之重。师保论道之尊。生祠列康衢。画戟罗私第。备隆徽数。仍启全吴。輶轩旁午于道途。纶诰葳蕤于藩屏。名垂信史。功在景钟。近世以来。求之未得。及梁园兴僭。皇运中微。前在列藩。敦鲁卫之兄弟。洎当新室。修秦晋之婚姻。殊礼荐加。积功是仰。王以为时有否泰。道属污隆。明且未伤。义无或爽。乃受其尚父尚书令之命。寻加天下兵马元帅庄宗皇帝参墟振翼。牧野成功。应黄星以御宏图。仗白旗而行大戮。九江既导。江汉于是朝宗。七曜重新。天地以之贞观。乃眷星纪。时惟国桢。定倾之硕略遐彰。盖世之宏勋斯在。再造之始。大典。唐尧之光宅未遑。周武之下车兴会。超于徽数。简自圣心。遂命有司。择日备礼。册为吴越国王。赐金印玉册。临轩遣吏部侍郎李德休往行册命。尚父尚书令天下兵马元帅如故。大矣哉若是之也。昔武王师尚父曰。三皇五帝之道存乎。师尚父曰在丹书。乃斋戒端冕西面。道丹书之言。武王拜而受之。此尚父之事也。周王者以六辔御天下。又李固有言曰。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亦天子之喉舌。令也者。总是六官。纳于百揆。为大化之本。居会府之宗。此尚书令之职也。昔太公赐履。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又授晋文大辂戎辂之服。彤弓玈弓之数。命之曰。以绥四方。糺逖王慝。此元帅之谓也。成王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封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之以礼乐旌旂。言广鲁于天下。此立国之道也。高皇汉法。无尺土之封。故大封同姓。又刑白马为盟。有非汉世而王。天下共击之。此重王之义也。有一人于此。人犹贵之。而五事在躬。四方拭目。名器莫之大也。功业莫之高也。人臣莫之比也。岂不谓非常之人。而有非常之事者乎。皇帝西京立议。北极居尊。执大象以临人。宅中州而抚运。重熙累洽。端拱垂衣。恨七圣之迷途。未还淳朴。乐三王之无事。高谢干戈。而内注宸襟。遐思列土。坐明堂而布政。称伯舅以图勋。特下天书。遐颁驿骑。显举不名之典。愈宏敬老之文。王戴舜弥坚。尊周益至。苞茅缩酒。恒共于閟宫。葵藿向阳。不违于黄道。属天祸吴越。疾在膏肓。未及浣肠之医。遽闻含玉之赐。桑田忽变。悲夫横海之鳞。霜露俄高。已失蟠桃之树。呜呼哀哉。薨于正寝之日。享年八十有一。理命诸子曰。吾遭乾纲隳地之时。为雄豪所推服。奋臂起义。为国朝除暴乱。屡蒙以功进律。赐壤赐圭。天宠所临。辞不获命。至于忧愧在位。尊奖王室。不敢以贵骄人。不敢以功自伐。尔曹亦见之矣。且知足不辱。道宗明诫。吾谢之后。慎勿踵吾之迹。惟忠为令德。可以长有富贵。诸车服府舍有过制者。悉命撤去之。无存王庭之。当可奉而行也。天子闻而叹悼之。以长兴五年岁次甲午正月壬申朔十一日壬午。葬于越国杭州都督府安国县衣锦乡勋贵里。也。公室丰碑。既遵远日。珠襦玉匣。永闭佳城。临水流阙之祥。邢山高显之势。风急云愁。自昏□整题凑以将归。揭素旗而先远。湮波□暮。田横之薤露凄凉。□气归天。周勃之□箫呜咽。王□□绍□□叔王侯。代历累朝。时更五纪。处至崇之位。著不赏之功。必得其禄。必得其寿。子孙保之。祠庙享之。其福德也如此。保大定功。建邦启土。四海膏腴之地。六朝文物之乡。握貔貅以主诸侯。控江山以尊天子。昔泰伯断发端委以开吴。句践尝胆辛勤而霸越。举一羽之策。兼三国之雄。其霸王也又如此。洗兵海岛。振旅江城。戈船蔽于长洲。戎辂盈于欈李。盛气而风云回合。援枹而山岳动摇。以此摧敌。何敌不陷。以此守土。何土不兴。其强大也又如此。□□□□地利天时。章郡积于青铜。海陵厌于红粟。决渠降雨。郑国不足语其丰。连衽成帷。临淄不足论其众。其富庶也又如此。麟趾公子。不下百人。凤穴羽仪。皆居五等。或对升鼎铉。或俱列土。比屋未苏。则任棠炽。则钟会戈矛。所以生在谢庭。□□□□游于丰市。但见公侯。其允绪也又如此。八千子弟。昔且散亡。五百功臣。今称□□成及奋爪之力。建徽献腹心之谋。故得帐下偏裨。皆持瑞节。幕中宾客。尽陟斋坛。其将佐也又如此。广明之后。大乱相仍。朝廷有失鹿之虞。銮辂见逐萤之窘。蜂飞猬起。幸殷室之邱墟。雾集飙驰。问周鼎之轻重。义士犹或失节。奸雄俱已摇心。王能运机筹。不迷风雨。偕程昱捧日。兼以梯航。类袁安之忧时。形于涕泗。其忠荩也又如此。以寡敌众。背水囊沙。说礼乐而敦诗书。击东南而备西北。取薛朗如摧朽。败徐约若建瓴。临变生机。图难于易。张子房之帷幄。顿觉空虚。谢安石之棋枰。不为悤遽。其韬略也又如此。爱如父母。政若神明。虽左右咸见于得人。而大小多闻于躬决。弃申韩为末造。实黄老为上科。法简秋荼。威收夏日。遂使吴中子弟。羞论磔鼠之才。浙右封陲。杜绝成牛之气。其善改也又如此。虚心应物。屈己临人。船问□□□□齐□□□郊碣石之宫。才听商歌。即吐麒麟之哺。未加楚醴。不张玳瑁之筵。其待士也又如此。律吕笑谈。文章草隶。纵横自得。冠绝时人。虽复观周乐之知音。却卫军之大辨颜延之雕缋满目。张伯英筋肉俱全。□不罢听而吞声。面墙而阁笔。□□屡□篇迦叶□监多存真迹。其才艺也又如此。雅洞真筌。居为外护。慕佛乘之妙道。割天性之深慈。法相太师子。妙云太师女也。既脱屣轩裳。拂衣罗绮。谢有为而宴坐。悟□利以出家。于是对棹慈舟。双兴□殿。山阴都讲。时间出于空门。剡县相□飞□□于贝叶。其崇信也又如此。浪起海门。潮冲罗刹。若天纲之彫瘵。震地轴以连轩。雷公翻然其凭凌。犀炬莫穷其怪异。王激拔山之志。踵立埭之规。百万为徒。昼夜交作。塞洪波而为大陆。排巨浸而广名区。轻尘不飞。失□胥之愤气。长川罢沷。雪精卫之冤心。其神□也又如此。丕变荆榛。廓开冲要。既冠山而构台阁。又亘野以启郊郛。飞甍上拂于招摇。赪壤旁吞于坱圠。率由心匠。似匪人功。历九土之繁华。□方巨丽。览八都之词赋。不远宏规。其创业也又如此。五十年之生聚。一千载之井田。德泽仁风。家至户到。方安福地。遽失藏舟。莫不走偫望以无阶。萎哲人而有恸。兴谣辍想。悲深子产之亡。罢市冰须。痛极羊公之谢。其遗爱也又如此。今复起云麾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新授守中书令元瓘。纪地四溟。丽天□□应龙得水。雕虎生风。□引可大之年。闻诗闻荀羡中书之岁。且公且侯。知机元悟于宝花。好德早承于良冶。雅通金匮。屡坐寅车。振妙算于中坚。遏惊飙于四面。英华外散。和顺内凝。中岳称其降神。左氏书其有后。皇帝得之巨屏。既若长城。闻触地以无容。念分阃而何寄。难□□□制书。墨晋侯之斩缞。从鲁公之金革。畴庸疏爵。仍正位于黄枢。移孝资忠。又增华于茜旆。自天降命。延赏推恩。九霄之宠诏星飞。一境之欢声雷动。今复起中吴建武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元璙。久临□部。克著嘉猷。虽情厚□□□□□拘金阜。今起复靖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元瓒。早秉圭符。遥分节钺。方藉求瘼。难避夺情。并奕世勋名。同时将相。虽元成继美。袭凤诏以持衡。纪骘承家。赐云屏而隔坐。未足多也。又何加焉。其绍续也又如此。至于立德立言。允文允武。宏五霸之略。垂万世之□□□□□遂道全经纬。英概必举。振古莫俦。自列以来。未有如吴越国王者矣。夫如是。则隘燕然之石。未可殚书。罄嶰谷之筠。不能尽纪。臣凝式胸中学浅。日下名轻。叙事多谢于子长。待诏有惭于徐乐。恭承睿旨。从事斯文。每怀响而必弹。庶为陵而更。虽五藏在地。终非吐凤之词。而百代可知。请俟获麟之笔。谨为铭曰。
茫茫宇宙,悠悠帝先。
成形在地,成象在天。
有精有粹,为英为贤。
复振勋烈,出正危颠。
三辰不轨,四郊多垒
运否时屯,风飞云起。
镆镆耀耀,英豪自喜。
始学龙韬,终惟虎视。
时乃真王,出自轩皇。
金玉蕴器,融结殊祥。
奋臂有勇,其锋莫当。
知机应变,取乱侮亡。
八都义举,偫凶膏斧。
俾尔除残,推我作主。
失律斯凶,止戈为武。
是曰壮师,信如是两。
汉宏兴伪,董氏凭妖。
徐约屃赑,薛朗咆虓。
披攘荡拂,果毅戎昭
鱼烂于鼎,鸟焚其巢。
明明天子,念动□古。
命为诸侯,分茅胙土。
忠作唐臣,尊称仲父
有赫旂常,无忝宗祖。
累清多难,屡播奇功。
既开赤社,亦赐彤弓。
吴越全壤,齐晋旧风。
千云比峻,负海称雄。
年过八十,势高二伯。
乃子乃孙,罗旃设戟。
惟天所相,不索而获。
亮此霸图,光乎史册。
一寒一暑,如水斯倾。
适来适去,孰肯忘情。
香销玉釜,露尽金茎。
还兹厚穸,非复长生。
縿幕晨张,涂车永去。
剑履空存,杯盘不御。
今日丰碑,昔时棠树。
万古千秋,凝阴宿露。
青溪小姑歌二首 其一 南北朝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支韵
续齐谐记曰:会稽赵文韶。宋元嘉中为东扶侍。廨在青溪中桥。秋夜步月。怅然思归。乃倚门唱乌飞曲。忽有青衣。年可十五六许。诣门曰:女郎闻歌声有悦人者。逐月游戏。故遣相问。文韶都不之疑。遂邀暂过。须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许。容色绝妙。谓文韶曰:闻君善歌。能为作一曲否。文韶即为歌草生盘石下。声甚清美。女郎顾青衣取箜篌鼓之。泠泠似楚曲。又令侍婢歌繁霜。自脱金簪扣箜篌和之。婢乃歌曰云云。留连宴寝。将旦别去。以金钗遗文韶。文韶亦赠以银碗及琉璃匕。明日。于青溪庙中得之。乃知昨所见青溪神女也。《异苑》曰:青溪小姑。蒋侯第三妹也。○逯案。此亦贾氏故技。托为鬼神耳。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续齐谐记。《诗纪外集》四。)
时人为贺氏兄弟语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真韵
《唐书》曰:贺德仁越州山阴人。在陈与兄德基师周弘正。以文辞称。人为语曰: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唐书》贺德仁传。《诗纪》百七作二贺歌。)
都下民语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职韵
南史曰:茹法珍会稽人梅虫儿吴兴人东昏时并为制局监。俱见爱幸。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及左右应敕捉刀之徒并专国命。人间谓之刀敕。权夺人主。都下为之语曰:
欲求贵职依刀敕。须得富豪事御力(○南史茹法珍传。)
懊侬曲歌 南北朝 · 王仲雄
南《齐书》王敬则传曰:敬则功封寻阳郡公。出为会稽太守明帝既多杀害。自以高武旧臣。心怀忧恐。诸子在都。上遣敬则世子仲雄东安慰之。仲雄善弹琴。当时新绝。江左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帝愈猜愧。后敬则竟以反诛。
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南史王敬则传。又南《齐书》王敬则传引前二句。)
入若邪溪诗 南梁 · 王籍
 押尤韵
《梁书》曰: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邪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颜氏家训》曰:王籍人若邪溪诗。江南以为文外独绝。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曰:言不喧哗也。吾每叹此解有情致。诗生于此意耳。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古诗类苑十四。《诗纪》八十六。)
被执作诗一首 南梁 · 庾肩吾
 押侵韵
三国典略曰:宋子仙会稽。购得肩吾。谓之曰:昔闻汝能诗。今可作。若能。当贳汝命。肩吾操笔立成。子仙乃释之。
发与年俱暮,愁将罪共深。
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御览》六百。《诗纪》八十。)
修心赋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
大清四年秋七月,避地于会稽龙华寺。此伽蓝者,余六世祖宋尚书右仆射州陵元嘉二十四年之所构也。侯之王父晋护军将军彪,昔莅此邦,卜居山阴都阳里,贻厥子孙,有终焉之志。寺域则宅之旧基,左江右湖,面山背壑,东西陵跨,南北纡萦,聊与苦节名僧,同销日月,晓修经戒,夕览图书,寝处风云,凭栖水月。不意华戎莫办,朝市倾沦,以此伤情,情可知矣。啜泣濡翰,岂摅郁结,庶后生君子,悯余此概焉。
嘉南斗之分次,肇东越之灵秘,表《桧风》于韩什,著镇山于周纪,蕴大禹之金书,镌暴秦之石字,太史来而探穴,钟离去而开笥,信竹箭之为珍,何珷趺之罕值。
奉盛德之鸿祀,寓安禅之古寺,实豫章之旧圃,成黄金之胜地。
遂寂默之幽心,若镜心而远寻,面曾阜之超忽,迩平湖之回深。
山条偃蹇,水叶侵淫,挂猿朝落,饥鼯夜吟。
果丛药苑,桃蹊橘林,梢云拂日,结暗生阴。
保自然之雅趣,鄙人间之荒杂,望岛屿之邅回,面江源之重沓,泛流月之夜迥,曳光烟之晓匝,风引蜩而嘶噪,雨鸣林而修飒,乌稍狎而知来,云无情而自合。
迩乃野开灵塔,地筑禅居,喜园迢遰,乐树扶疏。
经行籍草,宴坐临渠,持戒振锡,庇影甘蔬,坚固之林可喻,寂灭之场暂如,异曲终而悲起,非木落而悲始,岂降志而辱身,不露才而扬己。
钟风雨之掩蔼,倦鸡鸣之聒耳,幸避地而高栖,凭调御之遗旨。
折四辩之微言,悟三乘之妙理,遣十缠之系缚,祛五惑之尘滓,久遗荣于势利,庶忘累于妻子,感意气于畴日,寄知音于来祀,何远客之可悲,私自怜其何已(《陈书·江总传》,《文苑英华》九十七)
黎里祀徐俟斋先生诗为徐丈山民达源癸卯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二
先生祠在天平山之麓,即上沙之涧上草堂也。既百数十年,吴江先生同姓名达源者葺之,又辄毁,且春秋颇远,因先生曾游分湖、芦墟之间,始即所居黎里为祠。又采全谢山之说,以山阴戴先生南枝嘉善先生稽田、南嵚大师储公,又自以长洲布衣张先生苍眉共四人配食,今春曾共展谒。因祠既有记,为妥神侑享之诗以寄,俾歌以祀焉。
稧湖之滨兮,有芳苓兮紫莼
犹西山之薇蕨兮,祀先生兮佳辰。
缚船兮无旗,迎神兮孔宜
少长兮咸集,满堂兮能诗。
屏弦匏兮雅歌,庶来格兮不嗔以嬉。
缅当年之芳躅兮,有草堂兮天平之麓。
既陁陊而就荒兮,羌谁荐兮秋菊。
惟此室之洁清兮,诹吉日兮改卜。
曾避地于兹乡兮,亦先生之所欲。
芦之墟兮之里,天清兮云浸水
无猿吟兮搅心,有鹤唳兮醒耳。
儃佪兮憺忘归,聊逍遥兮无我违。
亲懿兮相从(吴稽田为先生之舅。),招隐侣兮山中。
执芳馨兮盈手,歘有觌兮遗容。
俾我后之人兮,多兴起于高风。